历史上文武双全者甚多,能达到辛弃疾如此高度的却寥寥无几。其文采不输苏轼,现存有六百多首作品,是两宋存词最多的作家,被称为“词中之龙”。其武功不输岳飞,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,沙场点兵意气风发,冲锋陷阵势不可当,22岁时以50人马杀入5万人的敌营中勇擒叛徒并全身而退。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偶像。

在此分享词人最经典的10首佳作,一起品读,穿越时空,感受当年的金戈铁马和词人的意气风发。
01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
明代文学家杨慎说:“辛词当以京口北固亭怀古《永遇乐》为第一。”辛弃疾调任镇江知府以后,登临北固亭,感叹无法一展身手,凭高望远,抚今追昔,于是写下了这篇传唱千古之作。
02《破阵子·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》
醉里挑灯看剑,梦回吹角连营。
八百里分麾下炙,五十弦翻塞外声,
沙场秋点兵。
马作的卢飞快,弓如霹雳弦惊。
了却君王天下事,赢得生前身后名。
可怜白发生!
这首词作于作者失意闲居信州(江西上饶)之时。作者在现实中无法一展身手,只能在醉里挑灯看剑,在梦中驰骋杀敌,在醒时发出悲叹。这是当时无数壮志男儿梦里的战场。

03《贺新郎·别茂嘉十二弟》
绿树听鹈鴂。
更那堪、鹧鸪声住,杜鹃声切。
啼到春归无寻处,苦恨芳菲都歇。
算未抵、人间离别。
马上琵琶关塞黑,更长门、翠辇辞金阙。
看燕燕,送归妾。
将军百战身名裂。
向河梁、回头万里,故人长绝。
易水萧萧西风冷,满座衣冠似雪。
正壮士、悲歌未彻。
啼鸟还知如许恨,料不啼清泪长啼血。
谁共我,醉明月。
辛弃疾曾写过很多首《贺新郎》,这首《别茂嘉十二弟》被称为“《贺新郎》之冠”。这首词的内容和写作手法与一般的词不同,其内容方面几乎完全与对茂嘉的送行无关,而专门罗列古代的“别恨”事例。最后才说,如今茂嘉弟远别,以后还有谁与我饮酒共醉欣赏明月?
04《青玉案·元夕》

这首词表面看来是元宵佳节赏灯游玩,与心爱的女子谈情说爱。实际上是一首别有寄托的词作。词人假借对一位厌恶热闹、自甘寂寞的女子的寻求,含蓄地表达了自己的高洁志向和情怀。这是一场美丽的误会,被误解千年的爱情词。
05《水龙吟·登建康赏心亭》
楚天千里清秋,水随天去秋无际。
遥岑远目,献愁供恨,玉簪螺髻。
落日楼头,断鸿声里,江南游子。
把吴钩看了,栏杆拍遍,无人会,登临意。
休说鲈鱼堪脍,尽西风,季鹰归未?
求田问舍,怕应羞见,刘郎才气。
可惜流年,忧愁风雨,树犹如此!
倩何人唤取,红巾翠袖,揾英雄泪!
这首词是作者在建康通判任上所作。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,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。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,从而表达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。叹惜流年如水,壮志成灰。最后流下英雄热泪。
06《摸鱼儿·更能消几番风雨》

这首词表面上写的是失宠女人的苦闷,实际上却抒发了作者对国事的忧虑和屡遭排挤打击的沉重心情。
07《丑奴儿·书博山道中壁》
少年不识愁滋味,爱上层楼。
爱上层楼,为赋新词强说愁。
而今识尽愁滋味,欲说还休。
欲说还休,却道“天凉好个秋”!

作者回忆少年时代自己不知愁苦,所以喜欢登上高楼,凭栏远眺。随着年岁的增长,处世阅历渐深,对于这个“愁”字有了真切的体验。作者胸中的忧愁不是个人的离愁别绪,而是忧国伤时之愁。
08《西江月·夜行黄沙道中》
明月别枝惊鹊,清风半夜鸣蝉。
稻花香里说丰年,听取蛙声一片。
七八个星天外,两三点雨山前。
旧时茅店社林边,路转溪桥忽见。
豪放派词人写田园词也不输王维,在这美好的夏日夜晚,走在宁静的山间小路上,他已经完全沉浸于清风明月之中,融于天地。
09《清平乐·村居》

词人从农村的一个非劳动环境中看到一些非劳动成员的生活剪影,描绘了一幅春日农村有生机、有情趣的画面。
10《南乡子·登京口北固亭有怀》

词人渴望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金戈铁马,为国效力。
辛弃疾给后世留下了无数佳作,很多首都是千古绝唱,还有哪些值得反复诵读?大家一起讨论吧。
版权声明: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,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。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/违法违规的内容, 请发送邮件至 hailundali@foxmail.com 举报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